當期期刊

【Global Eye 農業風向球】 稻作本店 稻作革命 守護日本產業與未來

稻作本店

稻作革命  守護日本產業與未來


人生的每個經歷都能成為未來的養份。在證券業、會計業、投資業當過上班族、也曾經移居岡山縣、經營咖啡店的井上夫婦,四年前回到家鄉枥木縣成為專業農民,走上了非典型農民的道路,透過直接銷售、建立品牌、群眾募資、經營社群等方式,站穩六級產業化的腳步,希望能發揮自己的力量傳遞稻米文化,為稻田面積與稻米食用量日益下滑的日本,帶來一些改變。
稻作本店位於那須高原,稻田是用那珂川的清澈水源灌溉而成,栽種稻米已經有一百五十年的歷史,現在由第七代的井上敬二朗與真梨子夫婦兩人經營。
二O一八年,因為父親生病的關係,井上夫婦結束經營五年的咖啡店,返鄉務農,不僅傳承了家族栽種技術,也導入資通訊科技,包括使用無人機施肥噴藥、用手機做田間紀錄、建立官網及運用系統進行訂單管理,目前自行栽種二十公頃,受託栽種十公頃,稻米的耕種面積合計為三十公頃,從播種、育苗、種稻、灌溉、收割、曬乾、儲藏、碾米到出貨採一條龍作業。
 

增加米的食用機會

一九六二年,日本人每人一年米的食用量為一百一十八點三公斤,在那之後逐年遞減,到二O二二年成為五十點七公斤,不到高峰期的一半。有感於雙薪家庭、單身世代的增加,加上多元化的飲食選擇,家庭不開伙的比例越來越高,對米的銷售影響甚鉅,因此井上夫婦在從農後就決定要研發方便食用的米製品,增加一般人在生活中食用「米」的機會,二O一九年成功開發出用米、砂糖、鹽三種原料開發製作而成的米香,可以當零食吃,或是加入優格、牛奶或豆漿食用,老少咸宜,至今已銷售了二萬五千包。 

以群眾募資建立品牌  

稻田是栽種稻米的「第一現場」,如果消費者能到場親自感受,不僅會產生信賴感,也能增加一般民眾對於稻米產業的關心程度,因此,井上夫婦的夢想是打造一座每個人都能造訪的農場。


想要拉近生產者與消費者的距離,最快的方式就是讓消費者知道自己吃的米是由誰、在哪裡、用什麼方式、懷抱怎樣的心情所栽種、以及推薦吃法,因此,二O二O年九月,井上夫婦發起了一次募資行動。


 
在募資平台上,陳述自己想要創立品牌、進而帶動大家共同守護日本稻米產業的願景、也分享農場日常生活,說明資金主要是用來做品牌形象設計、開發並販售新產品米粉、辦理田間體驗以及整修一處可以與客人交流的空間。
針對贊助三千到十萬日圓的贊助者分別規劃不同的回饋方案,包括提供自家產品、紀念T恤、農場體驗等,原本目標是在一個月內募得一百萬日圓,沒想到上架後十三小時就達到,最後目標達成率為百分之三百,成功募得三百零九萬日圓的資金。
 

呼朋引伴在稻田裡露營 



最特別的回饋方案是贊助二萬日圓、限額十名的「田間露營活動」,贊助者可以在農場一邊眺望日本名嶽的景觀,一邊野炊、品嚐新米,同時營業的田間咖啡店,提供了米香、甜酒等自製米食讓大家享用,井上夫婦將大家聚集在同樣的時間、空間裡,悠閒地感受田間的氛圍,從那一刻起,米食與消費者就建立起了「新」的關係。

思考顧客使用情境  

最新開發的產品是一次性食用的碗裝米,包裝的容器經過加壓與加熱殺菌,每碗份量是一百五十公克,有白米跟糙米兩種選擇,可常溫配送,讓沒有時間煮飯、或是獨居在外的孩子以及年邁的雙親,用微波爐加熱九十秒即可食用,對消費者而言,買到的不只是米,而是買下了洗米、煮飯、洗碗的時間。

社群經營「不要停」

稻作本店擅長用推特與IG,以平易近人的文字發佈消費者會感興趣的訊息,避免去使用專業名詞,並且在帳號的簡介欄位裡,明確地描述帳號的屬性。針對已經在網路上購買過產品的客人,則是用LINE、電子報分享較有深度的內容,即使工作再忙碌,每天至少都會發一則推文,不因任何理由而中斷。非農忙時期則是將重點放在增加粉絲人數,當粉絲人數越來越多,採訪邀約或是合作機會就會跟著出現。

以實績取得長輩信任

在家族事業裡,繼承家業跟接管事業往往是不同層面的問題,井上夫婦將生產與銷售、加工分為兩個獨立的事業體來經營。返鄉後先成立負責經營品牌與銷售的公司,一方面開啟直接銷售,提高稻米銷售的營業額與利潤,另一方面則透過開發米製品拓展通路,讓上一代看到實際績效,直到二O二一年七月,太太才正式接手父親耕耘四十多年的農場,擔任負責生產的公司執行長。
井上夫婦將自己的願景稱為「稻作革命」,每一分耕耘種下去得不只是米,而是在守護日本農村風貌、生態環境以及稻米產業的永續發展,連結產地到餐桌,讓生產者與消費者一起共創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