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期期刊

【Global Eye 農業風向球】柴海農園 防疫經濟學 不敗蔬菜箱

柴海農園
防疫經濟學 不敗蔬菜箱

當疫情警戒升級,民眾需要減少不必要的外出時,蔬菜箱變得十分搶手,原有的供應商爆單,個別農場、農企業、農會到便利商店紛紛從無到有推出各種蔬菜箱組合。而當生活逐漸回歸正常,是否能改變消費者以往的購買習慣,留住顧客的心?讓我們來看看推動蔬菜箱已有十餘年經驗的柴海農園,如何在疫情下穩住陣腳,拓展商機。

 

OO九年,身為農六代的柴海祐也二十三歲,因為想要實踐自己理想中的農業,返鄉後選擇的是創業之路,與身為蔬菜調理師的太太、料理友人三人一起在日本千葉縣印西市開始從事有機農業,栽種面積為四公頃,一年栽種約二百種蔬菜,並將格外品加工製造成果醬、醃製品與果汁,直接供貨給消費者、高級食材店及餐廳。

用理想的農業  過豐富的生活

畢業於東京農業大學的柴海祐也,曾經在東京的人氣餐廳「農夫的廚房」工作,餐廳最大的特色就是供應火鍋及吃到飽的蔬菜沙拉吧,同時也在店面零售蔬菜。柴海祐也從每天進貨的過程中發現,廚師、消費者在選擇蔬菜時皆各有所好,生產者選擇的蔬菜品種與栽培方式,即是造成差異化的主因,身為銷售人員,最重要就是將每一位農夫的心意,充分傳遞給使用者。

柴海祐也理想中的農業,就是希望能用農業豐富每一個人的生活,喜歡與人互動的他,創業時就決定以直接銷售的模式,提供不只有美味,更要能豐富餐桌、讓大家展開笑容的蔬菜。

 

蔬菜總匯  服務周到  全年無休 

柴海農園推出的蔬菜宅配箱,有小、大、中及珍貴蔬菜等四種組合,份量約可食用一周左右。小份量佔整體供應的比例約四成,適合一到二人食用,有六到八種蔬菜;中的份量適合二到四人食用,有九到十一種蔬菜,佔比約五成;大的則有十一種以上的蔬菜,適合三到六人食用,珍貴蔬菜則有適合二到四人份量的十一種蔬菜,包括西洋品種、迷你品種或新品種等特殊的當季蔬菜,兩者佔比約一成。

 

無論是針對個人客戶或是餐廳客戶,每次配送的蔬菜種類,都是由農場決定,如果客戶有非常想吃或是無法食用的種類,也可以提出討論。柴海祐也認為,蔬菜箱的服務必須要用心而周到,才能帶給客戶與上超市買菜不一樣的體驗。如依據蔬菜種類提供建議食譜、選擇適合的包裝方式,附上自己寫的信函,與客戶分享農場的現況,報喜也可能報憂,這正是直接銷售的精神所在,讓客戶共同感受農業的一切。

柴海農園自製的加工品有醬菜、漬物、果汁與果醬,消費者下單時可以自行選擇是否加購白米、糙米及加工品,加工品的品項同樣是由農場安排。配送頻率有單次、每週及隔週三種選項,付款方式則有現金、行動支付、信用卡及轉帳。鄰近的區域由農場自行配送,依據所在位置每週有固定的到貨日,日本的其他區域則交由宅配業者配送,可以指定到貨日期與時間。柴海農園的網站對於訂購規則與配套服務皆有非常完整的敘述,讓宅配的個人客戶、餐飲業者皆能「有所適從」。

生菜沙拉有學問

憑藉著曾在餐飲業的工作經驗,柴海祐也十分了解餐廳主廚喜好的生菜種類,v因此推出「生菜沙拉蔬菜箱」,二百公克的容量為成人一天需要攝取蔬菜量的一半,即使是二到三人一起享用十分足夠,不僅讓忙碌的人們在家也可以輕鬆享用跟餐廳一樣的美味沙拉;對餐廳而言,也節省了不少採購時間與成本,多樣化品種的蔬菜,更讓主廚能發揮創意,讓菜單充滿變化。

 

生菜沙拉蔬菜箱內含四到六種生菜,即使是常見的紅蘿蔔,也是從數百種的紅蘿蔔中,選擇適合生吃的品種。相較於一般的生菜是採收十公分左右的嫩葉,柴海祐也認為生長至二十到三十公分的蔬菜,較能呈現蔬菜的風味與口感,而露天栽培的蔬菜,也比溫室栽培的蔬菜更能表現出土地風情與自然滋味。

 

做好準備  疫情商機不間斷

新冠肺炎疫情以來,日本呼籲避免密閉、密集、密切接觸的「三密」政策帶動了在家自煮的風潮,柴海農園的個人客戶成長了一點七五倍、餐廳客戶則縮減了一半。疫情後,柴海農園也開始加入日本最大的農產直銷電商平台,目前個人客戶約三百五十名,餐飲業客戶約二十五名,平均每週出貨約四百箱。生產者委託的代工業務則是持續成長,以加工技術協助小農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價值。

柴海祐也以往經常透過到百貨公司、農夫市集擺攤的方式與消費者互動,從去年底開始,每周三上午十一點到下午一點開放集貨場,讓民眾能到現場選購。年末之際則會辦理「感謝祭」,邀請約一百位宅配客人到農場參加體驗活動。

當需求大於供給,市場上比的是「有」與「沒有」,誰能供貨誰都能馬上銷售一空,當市場的供給與需求逐漸趨於平衡,唯有獨特的產品與用心的服務,才能讓暢銷品成為長銷品,為農場帶來穩定的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