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期期刊

【新農閱事 Reading】小農耕作、綠色消費

《小農復耕:好食材、好生態、好市集、好旅行》

出版社:果力文化

作者:陳芬瑜、蔡培慧、李威寰、周季嬋、周馥儀、鄭雅云、蕭褘涵、

攝影:連偉志

定價:380元

 

飲食不只是我們個人吃吃喝喝的消費行為而已,飲食是經由是農村與農民的歷史風貌,從而形塑出人們的庶常生活。《小農復耕》讓我們了解到,台灣農村的未來與出路,就在你我每天的菜籃和餐桌上。──番紅花

 

提供|果力文化  攝影|連偉志

 

台灣有越來越多的青年走向農業,選擇跟大自然一起生活,《小農復耕》這本書記錄著小農復耕與農友的心路歷程,以「台東歷坵」魯拉克斯的金黃小米、「桃源香梅」部落媽媽的青梅好滋味、「雲林水林」水賊林前進農業的新航道、「雲林北港」古早田裡一場稻米的農藝復興,以及「高雄美濃」我庄的芝麻大小事,呈現小農組織合作、友善耕作的田間故事,以及農產加工、共同產銷、農夫市集的努力。

這群友善小農們,不用農藥化肥和除草劑,找回傳統的農具和田間知識,如轤輪、水鴨母、枝長竿、人工除草小蜜蜂、鴨間稻、草木灰、黑螞蟻等,加上新進的有機耕作方式,發展出適切環境的友善農法。充滿生機的田間生態,就是這片土地對農人最好的回報!

青年朋友也組成「援農團」,捲子袖子褲腳、下鄉幫農,支持小農「讓台灣農業有生機」的共同夢想。

在地芝麻的復育夢

高雄美濃土地肥沃,不管種什麼都會長,然而芝麻卻消失了五十年,因為質輕、採收費工,農家逐漸放棄種植,而麻油卻是家庭不可少的調味,因此多半仰賴進口。南頭河麻油坊第四代傳人吳政賢(人稱麻油爸),因為堅持傳統手工作法,芝麻的得油率比工廠自動化的機器低很多,且芝麻價格不穩,進口芝麻越來越貴,而且看不到生產過程,加上買不到本土的芝麻,麻油爸決定:「乾脆自己種」!

麻油爸找了在地年輕人小紅(劉文峰)、偉志一起參與芝麻實驗,想著「既然要自己種,就種無農藥的,而且要找到適合芝麻的乾鬆土壤」。

小小芝麻力量卻不小,凝聚起老中青的在地團隊,從榨油技術、包裝行銷、拔草工人、攝影、文字記錄的愛鄉朋友,一起摸索芝麻的特性,四處採訪耆老的經驗,要從生產、加工到流通,重建美濃傳統的芝麻產業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