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期期刊

【People跨界推薦】記者作家 李慧宜

帶筆從農 為農發聲 
記者作家 李慧宜

半農半X的幸福之路

李慧宜在新竹農村長大,在城市求學、工作,為拍攝紀錄片蹲點美濃,結識農會的農事指導員,進而相戀、結婚,2009年從台北移居美濃,身兼母親、記者、作家與農民,學種田、記錄農村生活,於她而言,半農半X的小日子,如此溫暖幸福。

四十歲前,李慧宜的生命重心在北部,四十歲後在高雄,「來了南部我才發現,原來台灣這麼豐富!」她曾從台北坐五小時的車到美濃採訪,由北往南,發現沿途景觀一路在變化。例如五、六月時,北部稻田是青綠色,稻子還沒開花,整株直挺挺,車子開到台中,稻田已經開花了,來到美濃,竟然已經在割稻!「台灣雖然很小,但一天內就能看得到作物不同的生長階段和風貌,非常有趣!如果一輩子都只在北部生活,會錯過許多好風景。」

矢志成為城鄉溝通的橋梁

高雄農村總給她欣欣向榮的感覺,生命力非常旺盛。「因為高雄的作物永遠比北部早成熟、早死亡,也早進入下一個迴輪。」而農村的人情味,更是讓她選擇留在農村的重要原因:「在農村很多事無法用金錢量化,像是鄰居們常互送自己種的菜,農家距離很遠,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卻很近,但都市則是剛好相反。」

曾是媒體人的她常用不同角度看待農村,鞭策自己為城鄉搭起溝通的橋梁,更希望農民不要妄自菲薄,看重自己的能力與價值。她以美濃為例,二十世紀初,日本人在美濃建立發電廠、水圳,美濃稻米供應高雄港、高雄市區的發展,也供應日本軍隊的需求,成為南台灣重要的平原穀倉。而荖農溪、高屏溪在美濃發電後,電力輸送到高雄、屏東、台南,帶動南部地區都市的發展。她驕傲地說:「農村的水不僅帶動城市發展,水發完電流到水圳裡,變成灌溉的水源,我們種的稻米,是港市發展的糧食資源。」

熱愛農村的她至今仍常以農村為題,不定期撰寫專題報導,如今住在農村,真實地生活在新聞現場裡,既是農夫,也是新聞從業人員,隨時隨地可以將生活感受回饋到新聞中,「實在太幸福了!」移居農村超過十年,她從沒想過離開:「我們無法選擇出生背景,但可以選擇自己要住在哪裡,過喜歡的生活。」「我是很幸運的人,我會在高雄,讓這份幸運一直延續下去!」

 

Profile李慧宜/

新竹竹東人,曾任公共電視記者、國會助理、人權工作者,近十年報導主題以農村發展與生態環境議題為主,曾以〈農村的生存遊戲〉獲曾虛白先生公共服務報導獎、〈北農休市風暴系列報導〉獲卓越新聞獎,著有《農村,你好嗎?》、《美濃,正當時》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