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期期刊

當期期刊
5989次

【Cover Story封面故事】 松鼠與魚甜點工作室劉上銘

劉上銘

結合產地旅行與料理熱愛創立「Squirre l&Fish松鼠與魚」甜點工作室,矢志用食物分享如同Free Hugs的溫暖與美好。

圖一:劉上銘擅長烘焙之外,餐桌佈置美感也很傑出,經常受邀參與產地餐桌活動。

圖二:結合食用花與果乾的蛋糕,是他的招牌作品。

常溫甜點融合物產  助力農產行銷

沒有耕田的甜點師劉上銘是型農裡的特殊份子,他把產地旅行的感動攪入麵糊裡,做成美麗的蛋糕或甜點,使遠方的人也能品嘗來自高雄的美好滋味,無形中助力物產行銷。

出生在高雄漁村的劉上銘,因為熱愛料理及旅行,意外走上農業創業路。一次旅行途中,他來到花蓮種植晚崙西亞甜橙的無毒果園,聽到農友談到注入心血培育的水果,只因賣相不佳便難以銷售。「我的水果雖然不漂亮,但是重要的是有內涵!」在這句話的觸動下,他立志為良心小農發聲。

 從在自己的臉書上奮力寫文章推廣好食材,到嘗試運用自己的烘焙專長,把醜水果化為誘人的甜點,劉上銘透過市集銷售介紹,使人們撇除偏見,接納來自土地的真實味道。

圖三:沾上3種巧克力醬的果乾棒棒糖,結合了小農產品,十分有特色。

用人見人愛的食物 ,打開農產品銷售之路

劉上銘認為,食物是文化交流最好的工具。「農產品只要經過加工便能克服保存限制,像是轉化為蛋糕、麵包、果醬等,便能克服許多限制,把高雄的美味輸送到海外國家。」

比如說,高雄觀光局應大阪萬博熱度發起國際觀光推介會時,他便以在地山海物產為題材,開發常溫甜點:玫瑰荔枝瑪德蓮、蜜桃烏龍金鑽鳳梨酥、烏魚子爆米香、愛文芒果牛軋糖、香蕉巧克力核桃蛋糕,組成高雄風味禮盒,助力「舌尖上的外交」。

土地餐桌訴說文化 聯名農場玩水果創意

多年來,劉上銘養成戶外料理與美感餐桌的專業能力,使得他更進一步把餐桌搬到土地裡,用一席美味饗宴訴說在地文化的滋味。

劉上銘走入土地進行料理實驗,有時現地實作,傳授農民加工技術,有時也接受農友委託,協助代工處理季節鮮果,把香蕉加入麵糊,烤成美味的蛋糕或麵包,把芒果化為港式班戟(pancake),並與好結果、陽光果子、三本鮮莓園等農場合作玩味,使高雄果物變化出令人意想不到的驚喜。

我的產業升級眉角

在旅行或是探訪店家途中靈光一閃的點子除了要趕緊筆記下來之外,立刻動手驗證也很重要。「實驗精神」與「行動力」是開發新產品不可缺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