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期期刊

【Travel 高雄小旅行】我在美濃 以客為家

我在美濃  以客為家

「美濃最美者,一、山如屏風,永在眼簾,不遠不近;二、田如平鏡,永在腳邊,綠蔥蔥的、水汪汪的,一大片佈撒開來。遠山與平田,是美濃最完美的組合;山不甚高,亦不甚矮,如此一座座遠遠近近的山,甚是親切依人,卻又不那麼即不那麼離,尺寸最稱完美。」~舒國治

美濃地下伏流水豐富,原名「瀰濃」,水勢豐沛之意,日治時期,日本政府依其本國地名改成發音近似的「美濃」。月光山、雙峰山、靈山環伺,地勢上看起來就像一隻蹲坐在大地上的蛙,發源於玉山山麓的荖濃溪在這裡與旗山溪匯流,形成中央地帶豐饒肥沃的平原壤土。一九一一年,日治政府為解決供水與供電問題,興建南台灣第一座發電廠—竹子門發電廠及獅子頭水圳,美濃平原農地從此灌溉無虞,受益面積超過四千公頃。

務農條件良好穩定,一九三七年,美濃設立全台最大菸葉產區,實施「菸稻輪作」,在二期稻作收割後、一期稻作插秧前的縫隙空檔種植菸葉,客語稱為「作小冬」(冬季裡作)。菸葉是香菸的原料,是全世界栽培面積最廣的非糧食作物之一,在台灣與咖啡、甘蔗、瓊麻、山葵均屬集約種植、需特殊技巧栽培的特用作物,經濟價值極高,因此也被視為「貴族植物」、「現金作物」,由政府管制專賣,巔峰時期,全台將近一萬兩千公頃的菸田有如「綠色黃金」,為國家經濟發展立下汗馬功勞。

當年美濃三步一菸樓,冬季採收的時節,一千多座菸樓不分晝夜薰出全台四分之一的菸葉產量,肥碩翠綠的菸田、燻烤黃褐菸葉的菸樓,以及傳統夥房合院,共構成美濃客庄獨樹一幟的空間地景;「二期稻、一期作」一年三穫,也為美濃農民帶來超過一甲子優渥穩定的收入來源。八O年代,貿易全球化浪潮來襲,直接衝擊國產菸市場,接著連續受到開放菸酒進口、菸害防制法、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等多重因素影響,菸田逐年廢耕,二O一七年,政府實施離菸政策,與菸農全面終止契作;也就在那一年,美濃農民採收完最後一批菸葉後,宣告台灣百年菸葉產業走入歷史。

農地配角變明星  秋冬裡作夯經濟

對農民來說,寸土即寸金,有做才有得,無論時代怎麼走、政策怎麼改,人和田都是不能閒置的。面臨釋放出來的兩千多公頃田地,美濃農民、農會全體動員苦思替代作物,曾在美濃出現過的短期作物都拿來種:木瓜、南瓜、檸檬、橙蜜香番茄、白玉蘿蔔、雜糧的「黃、黑、紅」豆系列,還有敏豆、長豇豆、胡瓜、花胡瓜、辣椒、茄子⋯⋯漸漸將菸田轉變成秋冬裡作的超級舞台,冬季的美濃甚至比春耕時期更加忙碌。

其中細緻脆嫩、清甜多汁的小蘿蔔是美濃人共同的餐桌記憶,早期大多種在田邊畸零地或水圳邊,除了秋冬當令鮮食之外,各家媽媽也會加工日曬或醃漬成各種鹹香酸甜的蘿蔔漬物當做配飯菜,美味、營養又經濟。二OO六年,美濃農會看中小蘿蔔生長期短、加工簡單、價格好的特性,取伯公廟對聯「土中生白玉、地內出黃金」之意,命名「白玉蘿蔔」做為取代菸葉的首選明星作物。只是白玉蘿蔔皮薄如紙,離土兩日便不耐水分蒸發而變軟,影響賣相,很難運到外地販售。所謂「山不轉路轉」,既然白玉蘿蔔無法離家太遠,那就改成「在宅銷售」模式,請消費者每年秋天到美濃來現採吧!這個因地制宜的決定為美濃帶來每年一度的「拔蘿蔔」熱潮,由於反應熱烈超出預期,二O一一年,美濃農會加碼推出全台第一個「白玉蘿蔔股東會」,以預先認股方式開放遊客下田採蘿蔔,只要成為股東,就能預訂採收日期與數量,再也不用擔心「採不到」,每年吸引十萬以上人潮搶著認股,如今除了拔蘿蔔,還因應市場需求增加採毛豆、拔地瓜的新選項。可見古人說的「黃金屋」不只在書中,更在田裡—美濃農民憑藉知識力與技術力種出多樣化作物,同步提升國家糧食安全與自己的經濟收入,不靠統一收購,照樣揚眉吐氣,寫下台灣農業發展史上令人振奮的新頁。

資材高級雜貨店  老街文創新玩法

著眼於綠能環保,友善耕作必將成為全球未來趨勢,美濃農會二O一六年引進植物醫生輔導制度和耕作行事曆,以「一分地減一瓶藥」概念,輔導美濃農民改變長期依賴的慣行農法,三年後進一步將四十年的肥料老舊倉庫改設「綠色農業資材中心」,為有心「減藥」、「減肥」的農民蒐羅上百種有機質肥料、微生物肥料、微生物製劑、植物性及礦物性油類製劑、天敵、誘引劑等友善資材,便於選購。另外也建置慣行農法專區,從照顧農民的健康出發,提供友善耕作的相關替代資材與防護設備,讓美濃農民在朝向有機及友善轉型的過程中,隨時獲得協助。兩百多坪空間動線規劃寬敞流暢、各區以原木手作搭建區隔,有冷氣可吹、有農業專業書刊可看、還有專業植物醫生坐鎮可隨時討教,此地不只是美濃農民「最高級的資材雜貨店」,也是外地遊客一窺美濃物產風貌的極佳觀景窗。

客家子弟勤奮出了名,天才剛亮,幾家粄條店已經開張,濃烈油蔥香四處流竄,喚醒人們早起猶睏的味覺;郊野間的平房飄出炊煙,景致如繪,美濃一天的開始,是如此令人心曠神怡。早年客家移民多以宗族為單位,渡海來台墾殖,為聯合族人之力開疆闢地、抵擋外侮,同一宗族常建屋合住,稱為夥房,

開庄永安老街保存相對完整,先民在此建造了多達廿四座夥房,格局近似閩南合院,正廳供奉祖先牌位,左右護龍為各房所居,大戶人家院外必有石獅矗立守護,威嚴氣派不言可喻。老街範圍從西側瀰濃庄敬字亭開始直至東門樓,短短二公里座落著德勝公壇、伯公祠、宋屋學堂、客家藍衫店、美濃舊橋及水圳,已有二百多年歷史,是美濃開發最早、最繁華的街道,非常適合安步當車慢慢走,細品現代都市已不多見、古典有序的街坊氛圍。

吃小吃  嚐美食  體驗客家風格魅力

永安老街人氣百年不褪,從前因為宗族聚居,近年則是拜文創商店進駐之賜。「果然紅農藝生活」由型農蔡佳蓉、羅元鴻夫妻創立,兩人主業是種白玉蘿蔔,幾年前到日本越後妻有參加大地藝術季之後深受啟發,二O一七年起在美濃籌辦小地藝術日、小孩趣市集,今年再接再厲在永安老街開起實體店,推出庄頭文化導覽、生態導覽、料理生活文化課程、農事體驗與農產活動及創意生活美學DIY教學課程,調侃自己「不務正業」的蔡佳蓉忙得全年無休,依然甘之如飴。「濃夫生活」創辦人陳振銘、溫靜怡是種植無毒檸檬的小農,開店主打無毒檸檬手作,檸檬愛玉、檸檬咖啡、檸檬香腸⋯⋯刷新你對檸檬的新想像。「啖糕堂」的李英傑、蔡妙青一次到美濃旅行立馬愛上,幾年後決定買下八十年診所保壽堂老屋改為烘焙坊,研發出多款令人驚艷的「美濃新土產」。包括以高雄147號米為基底的米吐司、九層塔起司米麵包、米鹽可頌,咬感軟綿、米香細緻;用野蓮切碎取代蔥花,塗上手工味噌製成野蓮麵包,口感鹹香軟Q。隨著節氣作物變化,還有橙蜜香番茄吐司、南瓜起司吐司、芋頭乳酪吐司、非基改黃豆吐司等,展現「身土不二」的飲食珍味。

充滿客庄風格魅力的小吃美食,還有軒味屋的彩色粄條、常美冰店豐盈滿載的香蕉船和洛神花冰淇淋,以及街頭巷尾客家媽媽的手工油蔥酥,吸引你一站一停歇,捨不得入寶山空腹而回。如能多留一晚,不妨到美濃山下香蕉與黑膠三合院體驗美濃道地的古民宅風情,透早起床到美濃湖畔走走,日出時霞光滿天、燦麗絕倫,傍晚群巒倒映湖面,有時是細緻的工筆,大風一吹就成了潑墨畫,無論何時前來,美濃美景絕不辜負。

Info

  • 美濃區農會綠色農業資材中心/高雄市美濃區清水里中正路三段100號/07-683-0905(週一~週五7:30~15:30,週六  7:30~11:30,週日公休)
  • 果然紅農藝生活/高雄市美濃區永安路201號/0982-249-197/13:00~18:00(不定時公休)
  • 濃夫生活/高雄市美濃區永安路195號/ 0920-141-720/11:00~18:00(不定時公休)
  • 啖糕堂/ 高雄市美濃區永安路197號/ 07-681-9764/ 10:00-18:00(周一公休)
  • 美濃山下香蕉與黑膠三合院/高雄市美濃區興隆一街112巷34號/0912-823-556/需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