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期期刊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Flavorsome Tasteful Tea 青山茶葉 詹宗翰

型農Profile

詹宗翰/民國73年(1984)出生/

正修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青山茶葉第二代經營者/

jan.t.h.f@gmail.com/

0932-981-546/高雄市那瑪夏區達卡弩瓦里青山巷10號

 

接手家業茶園,開創新局

三十而立的詹宗翰,早在就讀大學時,便決定返鄉照顧父親以及接手茶園。回到彷彿遺世獨立的那瑪夏青山社區,七年級生的他沒有侷限自我,反而勇於追求突破。近六年裡,不僅抽空兼任國小代課老師,奉獻所學並豐富生活視野,也積極提昇製茶技術、加強品牌行銷,開發出小葉種紅茶全新商品,讓青山茶葉更添多重且悠遠的茶香。

 

過去只有詹爸爸一個人照顧茶園與製茶工廠,為了減輕父親重擔,詹宗翰於二〇〇八年退伍後,回到山上承接家業。從小對種茶、製茶流程有所涉獵的他,返鄉後除了繼續學習,也著手進行改造,包括採取自然農法經營茶園、開發新產品以及建立品牌行銷,期望符合現今農業趨勢。當然過程中與父親觀念或有落差,但他決定一步步將想法化為行動。

烏龍、金萱也能製成紅茶

回溯諸多改變,最大的突破應該是詹宗翰到茶改場研習紅茶烘焙製程,然後將學成的技術,運用到自家出產的烏龍與金萱上,正式進軍紅茶市場。

有別於市面多為大葉種紅茶,詹宗翰生產的小葉種紅茶,喝起來格外順口又香氣濃郁,究其關鍵,便是製茶流程上有所堅持、有所變革。像是他讓採收後的茶葉先「走水」,揮發剩下百分之二十至三十水分才進行揉捻;然後在溫度二十七、二十八度、濕度約百分之八十至九十的環境中進行聚堆,予以靜置發酵約四至五小時。接著,發酵過的茶葉經烘焙兩小時後,特地多一道重要的揉碾工序,需經過團揉長達八小時,才能製造出呈半球團狀的紅茶。如今,青山茶葉出品的紅茶,有一半產量都經過團揉製成,備受同業肯定又驚豔市場,可以說成功打響名聲。

家業與志業兼顧的平衡生活

六年來,除了積極導入新穎觀念,加入產銷班取得產銷履歷,詹宗翰也重新定位品牌、改良包裝設計與開設網購通路,希望透過相輔相成的產銷環節,讓更多人知道來自那瑪夏玉打山的好茶。自認念舊的他,決定延用「青山茶葉」這塊招牌,因為父親是青山社區最早種茶、也是最早設置茶廠的茶農,發揚光大這份歷史價值,深根在地化串聯,對他來說意義非同小可。

同等的思鄉情懷,年輕人回鄉務農也希望貢獻所學。五年前因緣際會,詹宗翰開始在茶山國小擔任代課老師,雖然必須兩頭忙碌、一心二用,但他還是努力適應,希望家業與志業可以兼顧。而且相對於山上的純樸生活,這樣的身分轉換讓他有所調劑。當農忙時,學生的笑容能夠紓解壓力;茶園的寧靜,又讓他得以暫時遠離喧囂獲得休息,有力氣將新的概念付諸實踐,迎接未來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