昇泰有機休閒農場 陳懿甄
有機小農的遠見
我家三代務農,阿公用的是他那一代人最熟悉的慣行農法,父親接手時改為有機耕作,眾所皆知,那是成本更高也更坎坷辛苦好幾倍的領域。但我認為有機農業是具有遠見的行業,富有環境保護、公民責任與教育意義。農業小白的我雖然不懂的還很多,但優勢就是容錯力超強,我要多看多做多嘗試,成功並非不可能!
在台北工作時,掛念的還是往南走,回到熟悉場域生活,這幾年疫情改變了許多事,也加速催化我返鄉歸農的念頭。剛開始我嘗試把自家有機芭蕉放上網路賣場試水溫,賣得不錯,原來價錢標太低,只好慢慢調價、換平台;也曾遇到網友抱怨「有疤痕、不夠漂亮」,沒關係,再繁瑣我都會詳細說明。我認為每一次交易都是與消費者溝通的機會,讓客人了解水果不是甜、汁多、漂亮、大顆就好,有機耕作不傷害環境、讓土地永續利用,無農藥水果即便外表不美,但營養價值高,對於維持健康也較有益處。
小農種碳、護土、救地球
現代農夫要有「文武雙全」的本事,從寫文案、企劃書到施肥除草,樣樣都得精通。一年多務農的日子,狀況多如牛毛,例如我以為田間管理要勤於修枝灌溉,後來才知道過度修剪、澆水容易造成根系受損,也會阻礙光合作用進行。另一方面,父親耕作方式近乎粗放,為提升產量,我不顧家人反對,在父親「割讓」給我試種的六分農地上,嘗試用生物性農藥為芭樂樹進行病蟲害防治,自製益生菌提供土壤微生物營養源、提升抵抗力,幫助作物生長。即便大家都說「那個沒有用。」但沒試過就下定論不是我的作風,如果能趁年輕,把新手容易犯的錯誤經歷一遍,未必不是好事,因為這些都會累積成寶貴的教戰守則,成為日後成長的養份。
這幾年碳權議題超夯,使用有機肥料已被證明能將二氧化碳重新儲存回到土壤,協助企業抵銷本身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爲有機農業發展帶來另一線曙光。申請碳權需要規劃作物種植、計算土壤有機質等應用策略,很難,但值得探索挑戰,小農種碳救地球,我與有榮焉!
型農私房料理- 芭蕉捲餅
將芭蕉洗淨去皮,切成厚度約O.五公分的小圓片備用。蛋餅皮攤平,依序放上芭蕉圓片,用包潤餅的手法將芭蕉片包捲起來。平底鍋放少許油加熱,放入芭蕉捲餅(封口朝下)以小火慢煎至兩面呈金黃色即可起鍋,口感清甜爽脆,也可淋上蜂蜜或楓糖,就是自然高纖的果物甜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