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期期刊

當期期刊
8915次

【Global Eye 農業風向球】日本地方宣傳大獎 展現地方人文風情

日本地方宣傳大獎

展現地方人文風情

日本有四十七個都道府縣、一千七百四十一個市區町村,在資訊爆炸的年代,各個地方要如何展現自己的魅力、才有機會讓民眾在報章雜誌、網站或各種媒體中取得相關訊息,進而引起造訪或移居當地的動力?讓我們從日本地方宣傳大獎的辦理緣起與演進,窺探宣傳地方特色的成功祕訣。

為了鼓勵各地方用自己的視角展現在地特色,吸引人到當地觀光或居住,日本財團法人地方活化中心在二O一三年開始辦理第一屆「故鄉文宣品大獎」,每年由各地方自治體提交一件代表當地的作品參加評選,選出大獎、優秀獎、評審委員獎等共七件得獎作品,獲獎單位不僅可以獲得公開表揚,更可以透過《地域營造》月刊與其他媒體報導,讓更多人有機會看見當年度為展現地方特色而創作的作品。

有鑑於手機普及影片蔚為宣傳主流的時代來臨,二O一九年起,第七屆「故鄉文宣品大獎」則與「第一屆故鄉影片大獎」合併統稱為「地方宣傳大獎」,持續辦理至今,其中故鄉影片大獎是由各地方自治體送交已經在網路上公開發表的影片參加審查,無論是委託民間單位製作、或是由市民團體自行創作拍攝的影片皆可以參選,每年從超過一百件的參賽作品中選出大獎、優秀獎、評審委員獎等共八件得獎作品。

故鄉情報中心 傳遞日本各地方資訊

為了讓這些各地方用心製作的文宣品能夠讓更多人有機會瀏覽及索閱,地方活化中心在東京車站附近的日本橋廣場大樓一樓設立有「故鄉情報中心」,展示陳列由日本各縣市、鄉鎮公所提供、超過二千六百種的文宣手冊及摺頁,方便民眾免費索取。

因應資訊化社會時代的來臨,為了讓這些地方資訊能夠持續發送給社會大眾,不再受地點與時間的限制,二O一九年成立「故鄉情報中心」網站,公開日本一千七百八十個地方自治團體的相關資訊,讓您民眾在家就可以瀏覽各地方的觀光網站以及宣傳影片,廣場大樓一樓的現場也導入數位工具,以電子看板取代了原本的紙本文宣品陳列空間,民眾可以直接點選畫面、搜尋想要了解的各地方的情報,讓相關資訊得以更即時呈現。

農|KNOW THE FUTURE

為了推廣在地農業的魅力,讓一般民眾認識南魚沼市生產的越光米,南魚沼市公所從二O一九年起邀集在地青年一起參與企劃、設計、製作文宣品與影片,無論是平面攝影、動態影片都是由青年農民本人擔綱演出,二O一九年完成有如一般電影上映前的宣傳海報、搭配Youtube放映短片進行宣傳,畫面中青農操作農機具採收稻米的陣仗、英雄般的氣勢與堅毅之情讓人眼睛為之一亮,不僅展現出新世代的農業魅力,更榮獲當年度「地方宣傳大獎–文宣品大獎」特別獎的肯定。

運用影片成功引起話題後的南魚沼市,每年持續發行續集,第二支影片以「自豪」為主題,訴說青農不僅繼承上一代對土地的信念與驕傲、更肩負南魚沼市未來的責任,這支影片獲得「新瀉故鄉影片大賞」的肯定;二O二一年發表「開溝」,二O二二年最新發表的影片則是「來栽種吧」主題曲,將近二分半鐘的影片分享插秧的生活與從農的怡然自得之情,附上歌詞讓人可以跟著琅琅上口,本片再度榮獲「地方宣傳大獎–影片大獎」評審委員獎的肯定,透過一系列的宣傳操作,成功將農夫的魅力傳遞給都市中的年輕族群,期望能號召年輕人將「從農」列為職業選項。

用「美圖」溝通 勝過千言萬語

《四萬十町幸福之書》是二O二一年榮獲「地方宣傳大獎–文宣品大獎」最大獎的作品,以最少的文字搭配吸睛的照片,讓人感受到高知縣的四萬十町有別於都市生活的自然風光與人文風景,透明清澈的溪流、壯麗遼闊的山脈、自然原味的農產、享受生活的居民,這些都是在地人習以為常的生活,在讀者被影像觸動的那一瞬間,此處就可能成為下一段旅程的目的地或是開啟移居當地的起心動念。

人,是最美的風景

二O二二年,從一百多件參選作品脫穎而出、獲得第十屆「地方宣傳大獎–文宣品大獎」的則是《S與N》第六期。二O一二年九月,西九州新幹線通車後讓佐賀縣、長崎縣兩個縣市連結在一起,為了讓民眾可以深入了解這兩個地方的魅力,佐賀縣(Saga)與長崎縣(Nagasaki)觀光振興協議會在二O一三年共同創辦《S與N》雜誌。雜誌內容不只是介紹美食或風景等觀光資訊,而是每期選定不同的主題,介紹該主題下,以「人」為焦點的在地風情。

第六期的主題是「鐵路」,介紹神社的傳承至今的儀式、木工店的職人堅持、商店街中店家的理念等當地限定的故事,一百四十八頁的內容運用了大量的滿版照片,讓讀者有如在翻閱攝影集一般輕鬆愉悅,心神嚮往忍不住想要造訪當地、一探究竟。

觀察前述「地方宣傳大獎」近年的得獎作品,我們可以發現以「人」為本,是溝通在地特色的核心關鍵,用文字、影像捕捉在地人習以為常的人事物,往往就是其他人夢寐以求或是未曾體驗過的生活,這正是各地方擁有最珍貴、無法被取代的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