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期期刊

【跨界推薦 People】Dear Kaohsiung, I Miss You 電影導演 林靖傑

 

Dear Kaohsiung,

I Miss You

電影導演 林靖傑

 

很久沒回高雄了。電影《愛琳娜》導演林靖傑說起小時候住在鳳山台碱新村區的印象:宿舍區緊鄰著工廠,還是孩子的他,眼裡看見的是工廠巨大化學槽,龐大的金屬身軀像是從土地上長出來似的,一具挨著一具,然後蔓生成一整片工業森林。這圍牆內的世界,幾乎是林靖傑唸小學以前的生活全部。

 

融入濃濃的高雄在地味

進了小學,面對圍牆外寬廣的大馬路和洶湧的車流,他完全呆住。小學課本教的:「過馬路要走斑馬線。」林靖傑笑說,當時荒郊的工業區哪來斑馬線呀?只看到白線,也就是車道分隔線。小小孩子心裡只是緊緊記著課本叮囑的,走上了分隔線,哪知道左右兩方都是急馳的大卡車呼嘯來去,他只能不知所措的站著。那是他走出眷村、第一次看見圍牆外高雄的景象。

在工業區長大,高雄的人、空氣、土地、水,已融入血液中成為刻骨銘心的高雄記憶。學的是大眾傳播,在學時接觸了歐洲電影與國際影展影片,感受到電影原來也可以跟傳播、文學具有同等的人文藝術價值,了解原來電影也可以有不同於好萊塢的敘事方式。開始執導演筒之後,出身勞工家庭的他,心心念念想拍一部描寫臺灣勞工家庭生活點滴的電影,二〇一五年夢想終於成真,那就是《愛琳娜》。

《愛琳娜》(「愛人哪」臺語發音)描述的是勞工小人物在夢想與現實之間的糾結掙扎,透過電影,他想對臺灣人呼喊的是:「再怎麼辛苦也不要忘記:再廢的人生,也要努力開出一朵花。」

電影裡,不斷跳出工業區巨大機具穿梭的場景,勞工的生活氣味,讓同樣被生活壓迫的許多觀影者感同身受。濃濃的「高雄在地味」像是從小注入血液中的養分,就這麼融入林靖傑創作的過去、今日與未來;高雄,正是他刻骨銘心的「愛人哪」!

 

生猛自在的豪氣城市

對於高雄吃食,林靖傑從記憶過濾出來的,是極其簡單卻融合著高雄人坦率豪氣的食物:乾麵。在高雄,端上桌不只乾麵,還會附上一碗免錢的清湯。他也喜歡往海產攤隨性一坐、啤酒先來一手、熱炒來個幾道,生猛自在、充滿可愛熱情的草根性。勞工階層多的高雄,是個能讓人吃粗飽的豪氣都市。

住在臺北,但戶籍仍留在高雄,就算長年以來在北高之間來來往往移動著,林靖傑自覺一直都還是道道地地的高雄人。

他喜歡高雄人舉手投足講話的樣子、坦率互動的方式、濃厚的人情味氣息;在高雄,蹬著一雙拖鞋、跨上摩托車,開心想去哪就去哪。無論拍著劇情片還是紀錄片,高雄的DNA始終存在他的作品裡。工業的高雄,美食的高雄,持續改變中的高雄,對林靖傑來說,高雄有如美麗多變的女子,在他的記憶中一逕那樣溫暖而美好。

 

Profile

電影導演--林靖傑

1967年生於高雄市鳳山區,高雄中學、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系畢業,曾任雜誌編輯、記者,也創作小說,現為電影導演。作品《最遙遠的距離》榮獲第九屆台北電影節「評審團特別獎」及威尼斯影展「國際影評人周的的最佳影片」,最新作品《愛琳娜》為第二部劇情長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