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期期刊

當期期刊
2865次

【新農閱事】台灣百年市場



圖寫25個流轉百年的菜市風華 
資料提供|遠流出版

傳統市場是展現在地飲食文化風貌的重要據點。市場裡充滿人情味,買與賣間是一段段情感的交流與交心的過程,市場裡,有的是道地風味小食、堅持傳統的手工師傅、吃喝採買一應俱全的完整機能……有些屹立在各地大城小鎮,不僅歷經百年不衰,市場裡熙攘的人群、小販的吆喝、各種情報的流通交換還更發達了,「湠」開來的範圍更大了,但仍保存露天市集熱鬧滾滾、人聲鼎沸的傳統,依舊時時充滿著活躍無比的生活魅力。

台灣人世世代代的灶腳
作者魚夫熱愛台灣,曾經擔任報社主筆、漫畫家、電台主持人、電視台總監、動畫公司老闆等,將屆半百之年自求隱退,移居南部,追求「慢活」生涯,潛心教學、創作與繪畫。他認為民以食為天,菜市場是在地人民生活的中心,也能反應出當地的飲食文化,不是大賣場那種中央集權標準化所能形塑的文化特色,也不能就大賣場來探求地方的歷史發展脈絡,所以起心動念,開始踩遍全台百年市場,既有百年傳承,當然歷盡滄桑,和在地人有著如同血脈般的緊密結合,是世世代代的灶腳、共同的回憶。「是不是在地人,從市場聊起,話匣子就打開了。」他說。
 

全書從北到南,引領讀者一起探看全台廿五個精彩的百年市場。像是基隆仁愛博愛市場深受中國福州、溫州、潮汕、山東及日本影響,融匯成基隆特有的多元美食風貌。台北永樂市場是有名的「布市」,歷經大稻埕的沒落與今日迪化街的復興再起,再次受到年輕世代的信仰追隨。高雄岡山平山市場是許多岡山美味小食的群聚之地,著名的「岡山三寶」:豆瓣醬、蜂蜜和羊肉,都從這裡崛起。鼓山市場即鼓山第一公有市場,是高雄市第一座現代化的傳統市場,全盛時期川流不息,但隨著人們的消費習慣轉變,市場的經營也面臨了挑戰。

 

寫作過程裡,作者一步一腳印,把所見所聞用影片拍攝起來,製成QR Code連結紙本與影音,且不只工筆畫出特色食物,有些連同日治時代建築都畫出細節來,除了文字豐富精彩,畫作之美也值得細味珍藏。中央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胡川安表示,每道食物、每個市場都是台灣在地小吃和民眾生活的核心,最具備「台灣味」,生氣蓬勃,活力十足的環境,來自不同族群的食物匯聚在市場當中,了解台灣的美食和歷史,市場是最好的一把鑰匙,而作者深入台灣美食的寶藏之地,既有筆力,也有體力,還能夠透過畫筆,一筆一筆的將食物與建築的神髓表現出來。

同樣熱愛市場美食的飲食生活作家葉怡蘭則說,這是有滋有味、有聲有影、有色有香的一本書,跟隨作者的腳步遍遊菜市場,可以看到滿滿私房攤店小吃的不藏私慨然分享。你也喜愛市井食物嗎?帶著書,一路畫記,馬上出發,按圖索驥痛快大啖吧!



 

出版社:遠流出版社

作者:魚夫  

定價:4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