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期期刊

當期期刊
2864次

【跨界推薦】米濃聚落創辦人 陳佳鴻

地方創生,在路上
創造文化和商業的雙贏



陳佳鴻任職行銷顧問公司時,負責執行地方輔導計畫案,發現很多案子執行期一過,熱度、話題就跟著熄火,像曇花一現,雖然炫目美麗,卻難以延續。「計畫做得再好也不會留下來,等於沒有生根,我很困惑這樣輔導的意義究竟在哪裡?非常可惜。」他決定趁年輕離開都市舒適圈,到地方蹲點打拚。「選擇美濃,是因為我認為美濃有深厚的底蘊文化,只是沒有轉化成商業行為,我想打造一個平台,將文化能量納入商業思考,創造雙贏。」
異地蹲點說起來簡單,實則不易,尤其在傳統保守的客家庄,一句客家話都不會的外地人想融入在地,簡直難上加難。陳佳鴻笑:「還好美濃有很多對振興家鄉懷抱志向的年輕人,找到同溫層應該不太難。」他在美濃開發最早的永安老街舉辦「騎樓下的市集」,讓在地人看到團隊想做的事,建立初步信任;接著徵得已故棒球總教練徐生明家族同意,借用徐家客家夥房的大院子辦桌,邀請街坊鄰里的「頭人」吃飯。「那天下好大的雨,沒想到預計五十人,最後來了八十人。」他笑說這是他的「餐桌交友哲學」:「大家對於美濃的文化保存、產業發展都有想法,只是可能不知道彼此在想什麼、做什麼,藉由這樣的聚會對話,可以聽取各自的意見,把人脈資源通通串連起來,發揮更大的力量。」



打一場地方創生團體戰

老屋新生蔚為風潮,他將超過八十年歷史的美濃菸葉輔導站改造成「菸仕物所」,既是咖啡館、文創品商場,也是藝術文化展演、在地活動聚會的空間,「我們的團隊在地創生,也希望『菸仕物所』是一個人才、品牌的孵化基地,提供返鄉青年交流分享的地方,成為他們創業的起跑點、前哨站。」

老屋新生今年產出第二波。他和六龜、桃源幾個理念相近的朋友一起接手六龜老街的洪稛源商號,將閒置歷史建築改成諧音「歸心」的「亀心 Return 」商行,分享桃源部落的「Li coffee漓咖啡」、寶山部落「Jankombu 珍康普茶」用山茶發酵的茶香檳,成功變身充滿人文韻致的百年老宅咖啡館,帶動六龜老街一步步「活」了起來。朋友笑:「人家是愈走愈都市,你怎麼愈走愈邊陲!」

「大家好,地方就會更好。」他看得深遠:「沿著台廿七線,從美濃延伸到六龜、桃源,打一場地方創生團體戰,從點到線到面,多面向的溝通與跨域合作愈深,地方文化與產業發展雙方的共創歷程就愈穩健!」

 

Profile

1993年生,正修科技大學數位多媒體設計系畢業,曾任職行銷顧問公司, 2018年投入美濃地方創生,創辦蒔秧苗文化事業工作室,創設米濃聚落,擔任地方誌《米濃誌》總編輯,歷年來舉辦「永安老街活化行動」、「菸城秋祭」、「美濃水圳漫旅藝術節」等活動,備受地方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