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期期刊

當期期刊
22267次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大埔農家61 林揚傑、陳沂萱

泥岩地裡的友善夢想

適地適種, 惡地也能出好果

燕巢遍佈俗稱「惡地」的泥岩地形,特點是地表多蝕溝及雨溝,植物生長貧乏,以前農民因為擔心作物長不活,拚命噴農藥,結果讓土地和作物負擔更重。其實泥岩土壤富含有利於芭樂、蜜棗等作物生長所需的多種礦物質及微量元素,小心掌握「適地適種」的原則,農藥減量再搭配友善無毒資材的應用,長出來的水果營養豐富、風味獨特,又好吃、又安全!


我們全家原本都是「假日農夫」,放假才下田,三十多年來在阿公留下的幾分農地上種芭樂和芒果,除了自己吃、送親友吃,媽媽也會去路邊和觀光區擺攤,半工作半休閒,我以為這就是務農的全貌了。直到大學通識課遇見推動有機農業以及結合藝術與食農教育的兩位老師,才驚訝發現,原來農業不是只有種菜賣菜。那一堂通識課,讓我見識到農業的面向,原來那麼多元寬廣。
 

無毒友善的夢想之地
 

我種植蜜棗和玉文芒果。不像多數蜜棗農專攻單一品種好管理,雪麗、珍愛、珍蜜我都種,因為農場只有我和女友沂萱、媽媽三個人,人力不足,三個品種產期從十一月到翌年一月依序分批採收,我們才有辦法照顧。我從投農那一刻起,就決定農藥要控管減量。減量無法一步到位,我嘗試草生栽培,藥劑搭配友善無毒資材如柑橘精油、苦楝精油穿插葉噴,每年紀錄,如效果不錯,就把用藥時間一點一點往後延。三年實作下來,原本兩週一次的週期可以延長到一個月以上,採收前完全不必再用藥,而收成質量並沒有變差,這就是我希望的:增加作物的病蟲害抵抗力、耐受力,把農藥依賴降到最低,讓土地、作物和農民都恢復健康。

氣候異常,讓農民吃足苦頭。我讓土壤隨時保持「有草」的狀態,缺水時,草皮能減少水分蒸發,雨量太大時,有草的土壤滲透性好,不太會積水,能保護作物不被浸傷。今年我新租了一塊地,種植橙蜜香、金瑩、玉女小番茄、芭樂、蔬菜,希望未來能把遊客帶入農場,體驗採果、田園、食農生活,面積不大,卻是我「無毒友善夢想之地」與沂萱「植物療癒農場」共同的新起點。目前我們加入農遊超市,未來準備推出遊程、申請特色場域、產銷履歷驗證,這些目標,我們要在三年內一舉拿到!

型農私房料理- 破布子煎蛋、蜜棗烏魚子

破布子煮熟加鹽捏成塊狀,加入打散的雞蛋煎熟,加點九層塔、蒜頭超美味。三個蜜棗品種中,珍蜜水分最多、果皮最薄,切片搭配烏魚子吃,超解膩,是我們每年除夕必吃的私房大菜。

 
■Profile 型農

林揚傑
86年 次
東海大學應用物理系畢業
0911601178
jaylin0822@gmail.com 
FB粉絲專頁:燕巢大埔農家961
高雄市燕巢區尖山里大埔巷96之1號

■Profile 型農 陳沂萱
86年次
東海大學會計系畢業
0968820922
s06430220@go.th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