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期期刊

當期期刊
22262次

【Travel 食路小旅行】台十七線 春之潮 海岸村恰恰恰

台十七線 春之潮

海岸村恰恰恰

「讓春天從高雄登陸。讓海峽用每一陣潮水,讓潮水用每一陣浪花,向長長的堤岸呼喊。太陽回來了,從南回歸線,春天回來了,從南中國海。讓春天從高雄登陸,這轟動南部的消息,讓木棉花的火把,用越野賽跑的速度,一路向北方傳達,讓春天從高雄出發。」~詩人余光中

高雄海岸線北起二仁溪口南岸,到高屏溪口北岸,以西北—東南走向綿延九十五公里,連結十個城區,沿線漁港多達十六處。其中台十七線公路貫穿北高雄海線四區,包括全國現撈漁獲之冠及全國最大蔬菜產區的梓官,虱目魚著稱的彌陀,台南以南最大鹽灘溼地與最強虱目魚王國永安,以及有高雄第一艘賞遊二仁溪娛樂漁船獨家遊程的茄萣。沿路接力體驗各具風情的海港漁村、特色海味、在地小食,頂著春寒料峭,也要出門嗨吃瘋玩一回!

 

北邊梓官菜多多,南邊漁鮮夠海派

台十七線將梓官區一劃為二「北農南漁」兩個景觀不同的世界。臨海的西、南邊很早就有了魚塭和海港,地處內陸的東、北村莊早期取水不易,多種植陸稻、地瓜、甘蔗等旱作,日治時期便發展出「種甘蔗呼會社磅」(種甘蔗賣給糖廍製糖)的產銷模式。七O年代,農民習得開鑿深層水井取水技術,改種生長期短的葉菜類,再交給農會共同運銷,農會則逐步開發國軍、學校營養午餐、醫院、公司行號的團膳市場,全面擴大生產及運銷規模,一九九三年自日本引進急速壓差預冷技術,更具競爭力,躍居南部地區最大蔬菜產區,物流系統遍及北部,成功走出自己的專業蔬菜之路。

葉菜淡季長達半年,且夏季日頭毒辣,海線風大不易興建溫室,在在影響年輕一代投農意願,人口老化、勞動力不足日趨嚴重,敲響了梓農產業的警鐘。為了打破停滯不前的狀態,避免走上傳統農村的沒落與式微,人稱「博士農夫」的梓平生態有機農場負責人李法憲結合地方鄰里跨領域團結起來,籌辦「梓感農村文化節」,主軸設定在農業文化體驗及展演,不要說遊客,連很多鄉親都是第一次見到家鄉有了第一場農業相關大型活動、第一場大型田間音樂會、第一次綜合農創體驗⋯⋯。農家料理、農場導覽、傳統割稻、稻稈編織、牛耕體驗、現代農機展示,從農地到餐桌,遊客體驗梓農熱切溫熱的款待,也引導本地青年從一年一年的交流觀摩中,看見不同世代的課題、農業的產業價值和多元發展方向,乘著海風,緊密串連起地方綿密的人脈網絡與充滿熱度的家鄉認同。

來吃漁村版「割稻飯」

北梓官蔬菜專業區的景觀隨節令更迭變色換妝,南梓官的蚵仔寮漁港兼營漁獲批發零售,無論潮汐晴雨,船靠港的日子,就是熙熙攘攘、門庭若市。蚵仔寮主攻沿海和近海漁業捕撈,凌晨出海,午前回港拍賣,年交易量達四千公噸,是高雄市最大的「現撈仔」、也是全台唯一不落地魚市場,被選為十大魅力漁港魅力組第一名,二O一五年升級為台灣第一座HACCP(危害重要分析管制點)認證魚市場,也是繼日本築地市場(現為遷址新建的豐洲市場)之後的亞洲第二座,慕名參訪取經的各國與全台漁港城市,跟吃貨遊客一起擠爆二樓參觀廊道。

中午看完拍賣的熱鬧,轉身就是蚵仔寮魚貨直銷中心,裡面有上百個美食攤位,適合少量多樣的遊逛吃法。南東口第一攤的「雨田」賣的是南部盛行但漁港不多見的「飯湯」,據說是漁村版的「割稻飯」。用洋蔥、高麗菜、小魚乾、雞骨熬數小時的高湯,澆淋於白飯之上,鋪滿自豪的蛤蜊、小卷、蚵仔、魚肉和鮮蝦,吃進嘴裡的不只是剛到港的新鮮,還有從偏鄉漁村奮起成為國際級漁港的驕傲榮光。

彌陀小秘境  海岸第一排景觀咖啡館

彌陀以虱目魚著稱漁民在海邊築堤造魚塭,以深堵式鹹水技術養殖魚蝦,一半以上是虱目魚。二O一八年,南寮漁港旁的港邊小公園被重新打造成南寮海岸光廊,一道長長伸入海中央的水中廊道,還有人造沙灘、海景瞭望台、海岸發呆亭,引領遊客換個角度看海親海,別具巧思。

時代在走,應變要有,愈來愈多農夫為自己打造多元斜槓絕技,彌陀區南寮漁村餘香咖啡館創辦人張博仁便是一手養魚、一手創設海岸咖啡館和漁人基地的創客二刀流。

二O一O年凡那比風災重創南台灣,在北部工作的張博仁決定回彌陀幫助老父重建漁場,與鄰近大專院校水產養殖、生命科學科系的大專青年組成漁人隊與責任生產平台,進行虱目魚、白蝦加工;在南寮海邊自家魚場旁放了貨櫃屋,開起餘香咖啡館,同時作為水環境、食魚教育基地。餘香咖啡三個館各自坐擁海景、港景、老宅。自製虱目魚魚米花、牛奶魚沙拉搭配起司焗烤的披虱吐司、虱目魚沙拉醬汁為基底的魚池吐司、魚丸花枝丸炸物拼盤都是必點,還有白蝦奶油蔬菜燉飯、虱目魚丸蔬菜濃湯等,都讓垂涎而來的魚迷海迷們相思得償、直呼幸福暢快。

新港漁青 「尻海風」潮生活

 虱目魚是彌陀的代表作物,永安就是石斑魚了,養殖面積達三百多公頃,年產量八千公噸,為全台最大石斑魚養殖區。石斑魚身長肉厚、體型圓潤富態,是飯店餐廳宴席料理的常客,卻難以融入更多消費者的生活。新港社區石斑魚產銷班第八班班長蘇國禎和兒女、女婿以「鑽石海水」無毒養殖,打出「蘇班長安心石斑」品牌,改以小包裝成功打進上架通路與電商市場,從此讓一般消費者與石斑魚之間只有美味,沒有距離。

女兒蘇郁暄另成立新港社區合作社,以社區故事為基底,與社區青年共同發想年年主題不同的「尻海風漁夫生活節X後浪市集」漁村派對。最新行動是改造了社區荒廢已久的六十年林花柑仔店。從台十七線穿過「台灣最迷幻鹽村」的鹽田社區彩繪村,在石斑魚景觀意象公園正對面,會找到位於聚落入口的柑仔店磚瓦小屋,極迷你,讓人錯覺自己好似成了格列佛遊記裡的巨人,然而小歸小,卻美麗耀眼如引路火炬,引領人們進入市集,細細品味這個格狀漁塭裡的小漁村曾經的平凡和現今的不凡。

船遊二仁溪  走讀茄萣去 

茄萣是二仁溪在蟯港內海西側沖刷堆積的外環沙洲形成的聚落,古稱「漁夫角」,中國明朝時期就有閩粵人跨海來此捕魚的紀錄,曾是富饒自足的鹽村和漁村。台灣在二戰後將鹽納入專賣制度徵收鹽稅,鹽工曬一擔鹽工資一塊多,但一擔鹽可以賣到一百多元,薪薄利厚,導致偷鹽、私鹽事件四起。國民政府從中國抽調鹽務警察來台防緝,各鹽場興建碉堡或崗樓監控鹽田動靜,全台共設了廿一座紅磚水泥碉堡及四座木造崗樓。茄萣竹滬鹽灘的槍樓一九五三年興建,磚造二層六面體,每一面都設有槍眼,氣氛肅殺。全台原有廿五座槍樓,隨著鹽稅停徵、鹽田停工,僅餘四座。雖然茄萣竹滬鹽灘雖沒有布袋、七股鹽田華麗變身文化鹽的機運,卻是保存最完整的,四圍被魚塭和海堤環抱,靜默見證著七十年海口鹽業的歷史長河。

曾經的漁獲富饒之港,六O年代隨著工業快速發展,二仁溪周邊成了廢五金回收提煉的工廠聚集地,產生的廢水直接排入溪中造成極度污染,名列全球重金屬污染最嚴重的河川。茄萣人與二仁溪流域的大學師生們不捨漁場消失,跳出來敦促政府開拆二十多家廢五金工廠,清除河岸垃圾廢棄物,重啟淤積河港。如今從白砂崙漁港登上舢筏,順著溪流向外海行去,紅樹林、海茄苳枝繁葉茂,大小鷺鷥、彈塗魚、招潮蟹都回來了,河水潔淨、河風清涼,除了遊船,還能划獨木舟。能體會二十多年的歲月裡,一代一代人們為了復原海埔溪港,盡了多少不為人知的拚搏努力。

茄萣還有一種本地糕餅店才有的白香餅,圓圓扁扁、皮薄餡甜不黏牙,早期漁民出海常帶上幾箱當作補充體力的小點心,又稱為漁夫餅,幾家老店接受預約DIY,也能現買解饞。從城市的喧鬧暫時逃逸吧。帶著餅,到興達港情人碼頭散步賞景,走入春天的夕照海風,體驗漁村最動人的生活日常。

 

Info

梓平社區發展協會  高雄市梓官區梓官路城隍巷123-1號 07-6170119

蚵仔寮漁貨直銷中心  高雄市梓官區漁港二路32號  07-6194100

雨田海鮮飯湯專賣  蚵仔寮漁貨直銷中心第一攤  0903670529(週一公休)

餘香咖啡(一館)  高雄市彌陀區南寮路光明巷31-1號  0925899091

彌陀漁港海岸光廊  高雄市彌陀區南寮路96號  07-6191916

鹽田社區彩繪村  高雄市永安區鹽田里永達路81號0915678353

蘇班長安心漁場  高雄市永安區鹽田里永達路72-2號07-6911913

永安青創基地/林花柑仔店 高雄市永安區新港里新興路128號07-6911913

高雄市茄萣舢筏協會  高雄市茄萣區福德路88號 07-6903072

茄萣濕地公園遊客中心  高雄市茄萣區正順北路180號 07-6987933

茄萣竹滬鹽灘警槍樓  高雄市茄萣區濱海路一段

嘉和餅舖  高雄市茄萣區白砂路153號  07-6900792

添發製餅舖 高雄市茄萣區白砂路260號07-690-0858

寶興餅舖  高雄市茄萣區茄萣路二段53號  07-6902322

興達港情人碼頭 高雄市茄萣區大發路88號 07-6987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