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期期刊

【跨界推薦 People】以文學謳歌高雄 喜菡文學網創辦人 喜菡

用人文視角認識不一樣的高雄

喜菡文學網創辦人  喜菡

近年高雄巷弄出現不少具備人文氣質的各種小店,可以感到高雄正在堆疊屬於自己的文化底蘊、文化風貌正悄悄成形。

喜菡數十年前嫁到高雄,在中正高工擔任國文老師,自此落地生根,高雄於她說是異鄉,其實早已成了故鄉。四十歲之前,她忙著教書、相夫教子,幾乎忘了心底那一股熱愛文學的火苗;直到這些年孩子大了、空閒時間多了,正巧又遇上網路、電子閱讀盛行的時代,開始積極加入網路文史論壇。「只是網路虛擬世界不像平面出版,只要平台一倒閉,所有文章都跟著不見了!」言語中有掩不住的心痛。

除了文字,她也喜歡在港都四處趴趴走,以攝影或錄影的方式發掘屬於高雄的文學風采;為了留存辛苦寫成的文章與影片不再付諸流水,她索性自行架設網站,一九九八年,以網路外行人的身分創建「喜菡文學網」,成為她抒發文字的最佳舞台,並常常自掏腰包舉辦「喜菡文學獎」,致力培育新世代的文學青年。她希望「喜菡文學網」是一處培育文化種苗的網路溫室,提供青年學子創作發表,並且發行實體刊物。今年,她更結合以往跟拍電影所學的製片與剪輯經驗,與多位「南方的風」論壇同好一起製作十四部融入詩歌印象的微電影,在南台灣文學界備受肯定。

多年來,她對高雄城市文學風氣的丕變感受深刻。「四十多年前剛搬到高雄時,雖能感受到高雄人特有的直爽、豪氣、海派文化,卻也覺得文學苦無發展空間,像是被晾在沙漠邊緣一樣。」不過近幾年開始出現轉變,雖然買書的風氣依舊不高,但看書的人變多了,尤其高雄總圖和台鋁書店的出現讓人眼睛一亮,而在一些小巷、小弄內也常可見到具備人文或懷舊氛圍的小店,這些改變可以看出高雄正慢慢堆疊屬於自己的文化底蘊、文化風貌正悄悄成形。

今年三月她出版了《高雄慢慢走》一書,以高雄在地美食為主軸,一字一句寫下高雄生活印象,與讀者分享她眼中獨特的高雄之美。有學生時代在高雄火車站約會的青春回憶,有尋訪澄清湖、愛河、中都濕地的田野調查經歷,有與同好在御書房暢談文學、在高師大啡拾光咖啡店 、劉家酸菜鍋、天水玥相聚的美好印記:「我希望透過書寫,引領讀者用文人的視角,重新認識不一樣的高雄。」

Profile
喜菡
1955年出生台東,淡江大學中文系畢業,從事在地人文深度寫作、旅行文學、現代詩、靜態動態影像文學創作。現任《台灣新聞報》「台灣寫真」專欄作家、《有荷文學雜誌》發行人、「喜菡文學網」創辦人、高雄文化中心阿勃勒讀書會帶領人、「南方的風文學論壇」召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