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畝農創 李立貴
大膽創業趁年輕
我是不怕嘗試新鮮事物的人,從做過的工作就看得出來:房仲、銷售、行政、企劃行銷,也曾遠赴日本做五金回收貿易,後來在寶來梅子工廠一待五年,看到鮮果加工變成各種美食的六級產業過程,發覺農業其實是很有展望的事業。我當時想,上班收入穩定但發展有限,創業極富挑戰性而潛力無窮,為何不趁著年輕大膽一搏?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
六龜以種植蓮霧和芒果著稱,因此常有人問我為何「不追隨主流」而選擇珍珠芭樂?我認為,白手起家第一步最要緊的就是先站穩,對於非農業出身、務農經驗不多的我來說,成本與種植門檻較低、好照料、而且不用擔心賣不出去的作物,才是創業首選。
只是當時不知哪來的憨膽,學人家做草生栽培,結出來的芭樂又硬又小又難吃,後來用微生物光合菌、木黴菌、放射菌加上自製鳳梨酵素當成抑菌材料,平衡土壤酸鹼值並促進芭樂樹根系生長,搭配安全用藥,產量和品質才慢慢提升上來。後來又將芭樂樹數量減半,拉開植株間距、通風性更好,產量雖然少一半,但品質提升,就值得。
終極目標:組織農企業
收成五成交盤商,五成自銷,為了在成本和利潤之間求取平衡,我採用夏、冬兩季「均價」模式,也就是無論市場行情如何起伏,當季售價都是固定的,消費者接受度很高,但盤商偶有意見,我總是邀請對方來果園一趟,親眼看看我的芭樂樹如何照料生長;也有人問為何不做產銷履歷,當我拿出每天細心整理的田間紀錄和定期檢驗的報告數據時,大家都心服口服。
對於作物,我有絕對的自信。務農是良心事業,農夫沒人喜歡灑藥,因為自己就是第一個受害者,因此學習找解方以減少使用化學藥劑,並且嚴格控管安全採收期,才是對自己也對顧客負責的重要態度。
為了提升收入來源,也種植香蕉,現在全部耕種農地廣達三甲,還好現在已有餘力聘請員工幫忙。我很開心,務農除了養家,還能在偏遠的六龜提供珍貴的工作機會給鄉親。期盼未來與更多在地農民合作組織農企業,逐步建構「契約農業」的理想農業生產模式,用每人小小一塊田,成就無限大力量!
型農私房料理- 鮮切芭樂、帶籽芭樂汁
許多客人吃芭樂習慣沾甘草粉或梅子粉,但我的芭樂完熟度足、甜度高,鮮切現吃最讚,沾粉就吃不到正港果味了,多可惜。而且中間的籽是整顆芭樂最香甜的,如果不想直接吃,可以切成小丁打果汁,完全不用加糖,也是香甜濃郁破表!
■Profile 型農 李立貴
79年次/
台南大學體育系畢
0981-303-617
gfga7912@gmail.com
Facebook: 禾畝農創
高雄市六龜區新發里和平路28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