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邑番茄 黃化邑
航向虛實交融新時代 為農產找出路
我從小就幫家裡下田,曾經立誓「絕不當農夫」,連上課看到化學元素週期表聯想到肥料農藥,都覺得頭痛,恨不得早點離農。家裡的小番茄銷售原本不錯,但隨著種植者愈來愈多,買家開始挑三揀四、一副「懶得幫你推」的樣子,感覺很不好受。漸漸地,我發現人們凡事高度依賴網路,也造就了一個更快速、更無遠弗屆的產銷網絡,我是學行銷管理的,為何不發揮所長、乘著這波時代風潮,為自家農產品找到更強的出路呢?

從阿公種菸葉到爸媽種木瓜和小番茄,向來只管種、不管賣,採收完就交給盤商或販仔,我不想再看人臉色,一心想翻轉這根深蒂固的產銷結構。先從產品著手,改用山泉水混合活益菌、牛奶、蜜糖製作發酵肥料滴灌,增加植株抵抗力,種出來的橙蜜香小蕃茄、玉女小蕃茄、水果玉米、紅肉木瓜皮薄汁多,甜度可達十二度以上。我觀察到FB、Google是農產品消費族群常使用的社群媒體,也是許多農家會經營的行銷管道,但並不是貼文就會有人買,如何精準投放廣告非常重要,於是運用在大學學到的行銷和統計學,從消費者的心理出發,設定受眾類型,研究整理出社群媒體的回饋線形等一整套流程,成功提高點擊率,這些年來,幾乎已能完全自產自銷。
務農就像開公司
從一分地擴充到現今兩甲地,產量穩定,我一直很想到市集擺攤,希望與消費者近距離接觸、了解市場,但產量不夠賣,只能暫時放棄。我是很有憂患意識的人,國內每週出貨一萬斤,香港電商兩週出一貨櫃,一定要看到兩週後也是滿單狀態才能安心。農作、接單、售後服務多頭燒,忙到分身乏術,為了確保作物質量、接單順暢,我去年開始與農民契作,仿效「總部與加盟店」的概念,限定使用我提供的資材與田間管理方式,然後以高於盤商的價格固定收購,用經營企業的方式減輕自營壓力,也照顧更多農民。
我從小就想創業,意外在農園裡圓了夢。直到現在還是有人會跟我說:「留在鄉下枉費念到大學。」「年輕人不去外面闖闖太可惜。」這些話反而常常激勵我要更努力,不要因為做農被人瞧不起;做喜歡的事還能賺錢真的很幸運,我要讓喜歡的事更有價值!
型農私房料理- 滷木瓜
將四、五分熟的青木瓜去籽切大塊,下油鍋略煎至上色後,加入油蔥酥、醬油、辣椒、三層肉滷半小時以上,撒些蔥末即可起鍋,木瓜鹹香,肉質Q彈軟嫩,非常下飯。
■Profile 型農 黃化邑
83年次/
長榮大學企管系畢/
0988-425-656
a0988425656@gmail.com
Facebook粉絲專頁:橙邑蕃茄【橙蜜香/玉女】小番茄
高雄市六龜區新興里新威路25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