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餅舖
傳遞季節的農滋味
剝開中外餅舖新開發的玉荷包甘露酥,陳釀的玉荷包香氣從鬆軟餅皮中散逸而出,那股濃郁而獨特的香甜口感,瞬間迷倒眾生。
圖說:中外餅舖 余宜柔
中外餅舖一九O五年就在左營北門舊城巷開雜貨店,日治時期轉型鹽糖專賣店,戰後再轉型為糕餅製造批發,曾以九十七%綠豆泥餡料製成象棋造型的招牌棋餅名列高雄地方特產暨十大大伴手禮,二O一一年在蓮池潭畔成立棋餅文創館則是展現百年餅舖眾多品項的美味櫥窗,老餅舖至今對新品研發仍然孜孜屹屹,用大樹鳳梨與玉荷苞新開發的玉荷包甘露酥,便是今年最佳代表作。
第五代余宜柔表示,中外餅舖已取得HACCP認證,素來重視食品溯源,要求農藥零檢出,以天然食材製作糕餅,是一路走來的堅持。她學的是設計,但從小就跟在媽媽身邊當小幫手,熟悉各式糕餅製作,二O一九年為參加香港旅展,在市府農業局引薦下,取材那瑪夏區青山茶業詹宗翰栽種的茶葉,親自研發出饒富在地特色的茶餅禮盒,大受好評。「初曉、綻放、花漾、花甲分別代表植物生長的歷程,希望透過一口茶、一口餅的過程,傳達與土地的連結。」她說。
為尋找更多優秀在地食材,她透過參加型農課程,認識更多小農,追求創新的視界愈發開闊。以六龜芒果與木瓜烘烤餅乾,用橙蜜蕃茄製作牛軋糖,用甲仙梅子做口沙酥,用大樹區盛產的金鑽鳳梨、玉荷包製作酸甜有致的玉荷包甘露酥⋯⋯到餅舖找新味,成了老顧客「尋寶」新樂趣。「一分果香、一分心意。」期盼用新口味帶給消費者全新的味覺享受,感受高雄土地的甜蜜富饒。
六級流程
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