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樹休區
草地下的好生活
高屏溪畔曾經有棵身形高聳的老榕樹,周便聚落就喚作「大樹腳」,樹下蔭涼空曠,是當地居民交換與買賣物品的露天柑仔店。清朝同治年間,高屏溪水暴漲,
老樹被沖垮消失無蹤,「大樹」地名卻留存至今,依然坐鎮高屏溪上游,以奔流騰湧、清淨豐沛的水源做後盾,是個水利、農業與窯業興旺的城鄉。
大樹休閒農業區成立於二O一三年,是高雄市現有五個休閒農業區最晚成立的一個。台廿九線公路自北而南從中貫穿,熟路的人都知道,要認識大樹休閒農業區,這條路是捷徑。因為休區大部分據點就分布在公路周邊,沿著台廿九線一路探索,就像在休區的觀光大道漫遊。
鳳梨帶「旺」數百年
好土好水孕育好作物,說起大樹玉荷包荔枝和鳳梨,論質論量,誰與爭鋒?特別是鳳梨,說大樹是鳳梨帶「旺」的休區,一點也不誇張。大樹多為紅棕壤土,加上地處丘陵轉入平原的坡地地形,排水良好,清朝時期就是出名的鳳梨產區,有「王萊山」、「王萊園」之稱。本地原生種的鳳梨果實小且目深、纖維粗但香味濃烈,製成罐頭風味獨特,日治時期的泰芳商會鳳梨罐詰工場就設在九曲堂,當年大樹鳳梨栽種面積稱霸全台,鳳梨罐頭產量更是世界之冠。日人看準鳳梨罐頭外銷的商機,在小坪頂設立種苗養成所,除了開英種,還有釋迦鳳梨、蘋果鳳梨、甘蔗鳳梨、金鑽鳳梨、香水鳳梨、牛奶鳳梨、甜蜜蜜等,台灣許多地區的鳳梨原種都源自大樹。

春末到初秋,大樹是適合品嚐鳳梨的鮮食樂園,在休區農遊行程裡,可以下田學採鳳梨、削鳳梨、做鳳梨披薩和鳳梨果醬⋯⋯自己吃的鳳梨自己採,趣味爽快。只要事先預約的話,還能買到型農許瓈如用自家鳳梨手工自製的鳳梨酥、鳳梨醬、鳳梨果汁。鳳梨酥除了原味之外,近日與老字號的大樹麻油行合作,推出芝麻鳳梨酥,還有加了張媽媽桑椹的桑椹鳳梨酥,餅皮脆口酥爽,毫無油膩之感,零添加的果餡絲絲纖維濃縮了鳳梨的酸香甜蜜,超合味。

然而此時已過了產季,田裡只剩下鳳梨農忙著拔除植株後取苗,準備明年的種植作業。大樹休閒農業區總幹事陳美菁開玩笑:「秋冬時節的大樹真的是『休』區,休息的休。」二O一三年高雄「一日農夫」遊程夯爆,「到大樹採鳳梨」還曾登上新加坡旅遊介紹資訊,被列入來臺必做五件事之一。秋冬少了果物來增艷添香沒關係,累積多年「一日農夫」經驗的大樹休區依舊自信:「農閒就有農閒的玩法。」設計幾款深度、文化的Chill農旅路線,讓大樹秋遊就像鳳梨酸中帶甜的滋味,餘韻無窮。
水啊水 沿著高屏溪遊休區
高屏溪沿岸是大樹生活的縮影,從上游到下游,從曹公圳、竹寮取水站到阿嬤的洗衣場、舊鐵橋濕地公園,站站連結,宛如一道飲水思源的文化旅程。

自清道光十九年(西元一八三九年)台灣最大水利工程曹公圳完工,地處水源頭、掌控水閘門的大樹就一直是支配高雄水利的重鎮,至今仍是大高雄地區灌溉與飲用水的主要供應端。大樹水有多好?民間有「若食大樹水,無肥嘛會美(水)」之說,日治時期就被列入「台灣名泉」,日本人用來釀啤酒,國內知名的中華豆花、竹寮山天然水、楓葉王葡萄酒也出自大樹。中華豆花工廠門口的檳榔攤不起眼到一不小心就錯過,但大樹人吃豆花都知道要來這裡買,因為攤子十盒裝豆花只要市價的一半,廠方「敦親睦鄰」用意感心,也讓遊客趨之若鶩。
竹寮取水站是高雄市最早的水源抽取站,一九一一年建成,供應大樹灌溉用水及高雄川(愛河)以西的市區供水,不僅穩定農業生產,也大幅改善高雄發展因人口集中而擴大感染的水傳染病,如霍亂、傷寒等,在高雄近代都市發展史上居功厥偉。

舊圳頭、攔河堰、取水站都屬水源重地,親近不易,想一睹大樹水源之美,龍目社區有取自大樹水製成的古早味「啞巴冰」,以及兩口至今湧泉不絕的大、小水井,值得造訪。龍目大井位於龍目山上北極殿附近,小井位於民宅後方,因早期井邊長了一棵圓仔桃(鷹爪花),因此又有個可愛的別名「圓仔桃窟」。兩井已不再是社區用水來源,但偶而在大旱期間發揮救急功能,也足以讓周邊鄉鎮居民欣羨不已。
賣水在南台灣是門好生意,大樹賣水業者集中在佛光山所在的興田村田寮仔溪上游,隨著自來水質改善,近年有式微之勢。倒是田寮仔野溪數十年來依然是當地居民的天然洗衣場,許多人從年輕洗到老,小姐變成老奶奶,只要嫁在大樹,有空還是喜歡帶著衣服來洗,省水省電環保,還能瘦身練筋骨,「一兼好幾顧,有夠讚!」但颱風及雨後野溪常有暴漲之虞,村內特別撥預算整治野溪堤岸,並在溪中鋪設高度適當的「洗衣石」,應該是全高雄唯一經過精心打造的溪邊洗衣場,前來體驗一回阿嬤洗衣的年代感,很有懷舊趣味。
窯啊窯 炭窯與瓦窯

大樹區遍地沃土,農產豐富,還有供應無虞的水源,間接催生了瓦窯與炭窯業的興盛。土壤富含黏土礦物,適合燒窯,加上緊鄰高屏溪,汲水方便,吸引業者紛紛來開窯設廠,巔峰時期登記在案的瓦廠有二十多家,隨著水泥建材興起,瓦業衰退,高屏溪鐵橋濕地公園內的三和瓦窯是碩果僅存的一家。以供應古蹟、古厝、廟宇修復所需紅瓦及文創商品為主,遊逛高屏溪鐵橋濕地公園之際,不妨順路進窯,在「磚賣店」採買紀念小物,或親炙火光四射的燒瓦現場,感受老瓦廠火熱不減的薪傳使命感。

大樹盛產龍眼、荔枝,疏伐與老化的龍眼木、荔枝木以及滿山相思樹,是燒製木炭的最佳原料。七、八O年代興盛時期,大樹有多達一百八十窯以上,後來木炭開放進口,重挫窯業,大樹現今只剩下兩家仍苦力經營,是台灣現存群聚木炭窯最多的地方。燒炭動輒上千度的高溫,使得多數作業只能在氣溫較低的半夜進行,年輕一輩更是不願接班。「但炭窯是大樹休區重要的產業特色,不能就此消失。」陳美菁表示未來將規劃炭窯遊程,邀請職人傳授認識好炭、以炭養生等獨門絕學,要集結休區眾人之力,讓「大樹鄉最黑的行業」走出黑暗、迎向曙光。

休區農產美食特別多,在這個百分之九十八芝麻仰賴進口的年代,一九O九年開業的大樹麻油行堅持採用在地種植芝麻與傳統榨油嚴格工序,油質純淨、香氣厚實濃郁,值得家家戶戶廚房都備上一瓶。超過半世紀歷史的九曲堂公有市場,是大樹區最熱鬧的傳統市場,近日引人矚目的是返鄉青年創業、只在週六傍晚營業的「Mr.Bear X 草仙生」。夏季有手炒黑糖及與高雄各區小農配合的水果冰,還有大樹產地直送的在地蜜鳳梨、木瓜搭配在地酪農鮮乳的木瓜牛奶等商品,冬季以燒仙草為主,搭配自製蜜紅豆、蜜綠豆、蜜地瓜、蜜芋頭,青春誠意滿點,吃上一碗,甜到心坎裡。

姑山倉庫產業文化休閒園區由大樹區農會直營,農會自製的綜合果肉冰棒無敵出眾。將鳳梨、芒果、香蕉、桑椹等當季水果切片,再以手工拼貼,佐以巧克力、可爾必思、牛奶等基底,口感豐富,枝枝花色不同,美得叫人捨不得吃下肚,堪稱「被農業業務耽誤的專業製冰廠」,無論人在何處,專程來吃買一回,絕不叫你失望!
Info
大樹休閒農業區/高雄市大樹區龍目里65號/0988-726-237
台灣鳳梨工場/高雄市大樹區復興街42號/07–6522-548(週一及除夕公休)
竹寮取水站/高雄市大樹區竹寮路47號/07-651-2007(需事先預約)
啞巴冰/高雄市大樹區龍目路11-3號/07-651-5761(不定時公休)
三和瓦窯/高雄市大樹區竹寮路94號/07-651-2037(週一公休)
吉富木炭行/高雄市大樹區興山里興山路50-3號/0921-445-533(需事先預約)
大樹麻油行/高雄市大樹區大坑村108之14號/0910-888-857
姑山倉庫產業文化休閒園區/高雄市大樹區大坑路108-18號/07-656-5101
明山莊/高雄市大樹區三和路120-1號/07-656-3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