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期期刊

【農業上下游 Factory】野上野下 庄頭小店志氣大

庄頭小店志氣大

野上野下

美濃的午後,一群國中生聚集在「野上野下×遛食冰」店裡,人手一支手工霜淇淋,吃了一口後,驚訝的彼此互視:「奇怪?跟以前吃過的不一樣!」野上野下創辦人之一的周季嬋豎起耳朵,這就是他們做霜淇淋的最大目的:希望顧客因為好奇而反問食材來源,有機會親自了解「原來天然的東西是這種味道!」

 

當令農產以霜淇淋為舞台

二○一一年初,周季嬋與一群朋友把客家話中代表「四處玩樂、遊手好閒」的「野上野下」用來當公司名稱,以美濃內涵為元素,編寫雜誌、做農產品形象包裝、舉辦農事體驗、創作在地文化商品、開設文化創作課程、甚至開設實體店鋪,看似玩票性質,其實是玩真的!在食安意識逐漸抬頭的這幾年,他們思考著,該用什麼方式,讓大家更容易親近在地食材?他們的足跡不僅踏遍美濃、更擴及全國甚至海外的日本,口袋裡有成串在地小農友善作物名單,評估過後,決定從消費大眾接受度較高的霜淇淋著手,推出季節限定手工霜淇淋。 

實做後才知箇中難處:食材要當令、不用藥,比例還要佔霜淇淋百分之五十以上。不斷碰壁,還向同樣製作在地農產冰淇淋的「旗山小露吃」討教,一點一滴摸索才終於穩定品質。開始販售冰品的兩年多來,高雄的火龍果、檸檬、紅肉李、木瓜、香蕉、百香果、橘子、荔枝,以及近來在美濃復耕成功的芝麻,都成功變身為霜淇淋,展現出迷人的自然滋味,許多人一試成主顧,紛紛給予「口感紮實、滋味濃郁」的高評價。

 

 

引導農友將作物商品化

今年,「野上野下」進一步加入實際生產作物行列,種植水稻,並與潤惠有機農場及其他農友合作,設計圖樣,推出不使用農藥、除草劑、化學肥料的四款「小農單品米」,一包米,來自一位農友的一塊田,產地與生產者資訊都印在包裝上,讓消費者感受在地生產的安心感,頗受歡迎。周季嬋說,「野上野下」運用自身實際接觸消費者的經驗,引導農友將作物商品化,例如美濃農友種植的「自然紅豆」,命名、包裝、文案,都由「野上野下」一手包辦;也協助農友規劃推出挖地瓜、撿紅豆、拗玉米等小型精緻農事體驗。不管是親自參與第一級生產、或是讓消費者感受第二級加工產物、帶消費者親近第一級生產現場,周季嬋說:「讓友善農耕的作物被理解、被看見,進而進入每個家庭的廚房,讓產業升級,也形成一個良善的消費循環,這就是『野上野下』最大的目的。」

 

文|李昀諭 攝影|連偉志 部分圖片提供|野上 野下

 

Info
野上野下
高雄市美濃區中山路一段14號
0988-158-109
https://www.facebook.com/wildandfie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