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期期刊

當期期刊
7643次

【Cover Story封面故事】仁福牧場 許哲瑋

仁福牧場 許哲瑋

新手蛋農的震撼教育

台灣民國5、60年推動農村養雞及蛋雞生產,阿公在那一波風潮中創立了牧場。傳統畜養年代的農夫只顧著衝產量,導致蛋價長期低迷,後來隨著消費、健康意識抬頭,老爸著手改善雞的居住環境並設置了國內第一台日本製雞蛋洗選分級包裝機,建立了蛋品「質量並重」的新標竿。然而,對於我這個甫入行1年的新手來說,新冠疫情以及近幾年的雞蛋風波,才是真正頭一次切身感受產業衝擊與消費市場震盪的職場震撼教育!


老爸和我都認為牧場經營「品質比產量重要」,大部分心力都投注於提升蛋品品質。我負責飼養工作,一天六次撒料時間我當作「巡田水」,觀察雞隻生長、和牠們「搏感情」。依據天氣變化,我會在飼料中調整營養添加劑,維持雞隻的健康度和產蛋率;為了確保飼料不會混雜到藥物,特別要求飼料廠商開設無添加藥物的專用生產線,讓牧場能生產無藥物殘留的雞蛋。每月也會以蛋白高度、蛋黃係數和蛋的重量計算霍氏(哈夫)單位,定期檢測雞蛋品質,萬一不符標準,也要立刻調整飼糧改善。

因應氣候變遷  強化環控設備

四年前曾遇到禽流感,牧場幾乎團滅,現在我一發現雞隻出現類感冒症狀,馬上在飲水中添加中草藥,幫忙療養呼吸道不適,同時停止投料,讓雞隻暫時休息不產蛋,同時達到換羽的效果,健康狀況就會在這段期間自我修復。我常常覺得自己像醫生治病或科學家做實驗,蛋品的品質和雞隻的健康,就是我的工作成績單。

 

氣候變遷,雞場環控設備必須能抵禦愈來愈炎熱的天氣,利用水簾片、密閉式抽風的方式,盡量保持室內恆溫攝氏廿六度左右,讓雞在涼爽環境下健康生活。去年我增設雞糞發酵設備,透過加氣加溫,一週就能完成發酵,效率至少提升三倍,更重要的是發酵氣味經過過濾槽處理,周邊的空氣也清新許多。我曾經想就讀動物科學系,大學時因緣際會唸了農場管理,如今每天面對的不僅是動物,也是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生產伙伴,照顧起來十分有樂趣和成就感,真的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啊!

 

型農私房料理-生雞蛋牛丼拌飯、蔥花蛋

取兩個雞蛋,洗淨蛋殼,取出蛋黃(儘量不要混到蛋白),加入熱騰騰的牛丼,撒點胡椒粉或七味粉就很讚。也可將青蔥切段,加入生蛋拌勻,倒入熱鍋中炒熟,嫩蛋佐以蔥香,是我從小到大最愛的蛋料理。

 

■Profile 型農 許哲瑋

88年次

嘉義大學農場管理系畢業

0985-204-963

he5210250@gmail.com

Facebook::無

高雄市仁武區仁福里橫山一巷12號